机械式助力转向提供液压的液压泵由发动机通过皮带驱动,也就是说只有发动机运转,转向泵才能够运转,这就是为什么发动机熄火后方向盘助力消失的原因。在转向机上,有一个能够随转向柱转动的机械阀,当方向盘未左右转动时,活塞两侧腔室内压力一一致,处于平衡状态。当方向盘转动时,连接在转向柱上的机械阀就会相应的打开或关闭,一侧油液不再经过液压缸而直接回流至储油罐,另一侧油液继续注入液压缸内,活塞两侧产生压差,便会在液力的作用下被推动,进而产生辅助力度推动转向拉杆,让车轮转向,使我们转动方向盘所需的力度大大减小。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提升舒适性和安全性,车轮的剧烈跳动和遇到坑洼路面导致轮胎出现非自主的转向时,通过液压对活塞的作用能够很好的缓冲和吸收震动,使传递到方向盘上的震动大大减少。同时这种结构还提升了安全性,比如使用传统齿轮齿条机构的车辆在转向时轮胎遇到坑洼突然变向,齿条会带动齿轮使方向盘反转,出现“打手”的情况,很容易使驾驶者的手部受到伤害,在液压助力的车辆上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机械式液压助力特点:整套系统均为机械结构,从由皮带驱动的机械式液压泵到转向柱上的液压机械阀体,没有任何电子系统,技术成熟稳定、可靠性高、适用范围很广,即使车辆的液压系统出现故障,失去助力,还是能够依靠传统的齿轮齿条机构进行转向。缺点是构造较复杂,占用空间较大,制造成本较高,也使得保养维护的难度和成本都比较高。并且由于液压泵靠发动机皮带驱动,所以会消耗发动机的一部分动力,影响燃油经济性和车辆的动力性,尤其是对于动力本身就相对孱弱的小排量车型的影响比较明显。另外,单纯的机械式液压助力系统助力力度不可调节,很难兼顾低速和高速行驶时对指向精度的不同需求。
● 电子液压助力
所谓的电子液压助力,Electro-hydraulic power steering,简称EHPS,其助力原理与机械式液压助力完全相同,而与机械式液压助力最大的区别就是不再使用由发动机通过皮带驱动的液压泵,而是换成了电力驱动的电子泵。
电子液压助力的优势首先体现在能耗上,首先由电能驱动的电子泵使用发电机和电池输出的电能,不再消耗发动机本身的动力,电子泵的启动和关闭全部由电子系统控制,在不做转向动作的时候,电子泵关闭,不像机械液压助力泵那样始终与发动机联动,进一步减小能耗。
其次,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能够通过对车速传感器、横向加速度传感器、转向角度传感器等传感器的信息的处理,通过实时改变电子泵的流量来改变转向助力的力度大小,也就是随速可变助力功能。当然,并不是只有电子液压助力能够实现助力随速可变,我们将会在之后的文章中为大家详细介绍各种“可变”的助力转向系统。
电子液压助力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普及,福特、大众、丰田、本田、马自达、标致、雪铁龙等品牌均有使用电子液压助力系统的车型。我们熟悉的马自达3、凯旋等车型使用的都是这样的系统。
『凯旋、老款的福克斯等车型使用的都是电子液压助力』
电子液压助力为何无法取代机械液压助力?
无论是从技术、功能、还是经济性方面来看,电子液压助力都较机械式液压助力更具优势,但是,目前电子液压助力并没能够取代机械式液压助力,主要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1.电子液压助力成本更高。相对机械式的液压助力系统,加入了电控系统换上电子泵后、电子液压助力的制造成本更高,技术也更加复杂,保养维修的难度和成本也随之提高。
2.可靠性不及机械液压助力。电子液压助力除了会出现转向机构和液压机构的故障外,还增加了电气系统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因而可靠性不及传统液压助力系统。
3.助力力度有限。虽然使用电子泵有明显优势,但是,电子泵需要由发电机的电能驱动,而车载发电机的本身功率和蓄电池能够提供的最大电流都有限,所以电子泵的功率也受到限制,能承载的负荷也有限。所以目前使用电子液压助力的车型大多为中小型车辆。对于需要较大助力力度的车辆而言,电子液压助力系统就有些鞭长莫及了。
4.进化的机械液压助力系统。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液压助力的随速可变功能在进化的机械液压助力系统上也已经能够实现(使用电磁阀体技术),甚至在机械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基础上衍生出了可变速比的主动转向系统,所以可靠性和可承载负荷都更高的机械液压助力系统依然受到厂商的欢迎。
|